如果說在今年春節裡面看到一部最令人感到溫馨以及溫暖的影片,就非 Netflix 上的《古寶 The Dig》莫屬了,這部電影改編自 2007 年 John Preston 的同名小說,小說歷史故事建立在 1939 年,二戰爆發前在英國薩頓胡墳墓 Sutton Hoo 所進行的古蹟開發工作。英國薩頓胡墳墓是當代英國古蹟挖掘中,最為重要的一塊,是當時全歐洲最為富麗堂皇的日耳曼式墓葬之一,並且改寫了當時對於六世紀歐洲黑暗時代的史觀,例如他們的貨幣交易、美學以及工商業發展。
古寶 The Dig 劇評:
在這部《古寶 The Dig》之中,導演聚焦在挖掘過程以及戰事的逼近上,因此整部片的步調非常的快速而且緊湊,讓人看得非常欲罷不能,但相對的也非常可惜並沒有帶出太多考古學以及挖掘的細節,反而增添一些虛構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情感,例如普提夫人與挖掘家布朗先生的曖昧、佩姬與夫人表親的婚外情,試圖不要讓影片太過於學術或是呆板。然而這樣的敘事手法,以及時間的剪輯,也讓影片的流暢性有些卡,並且不痛不癢,既沒有把感情線交代清楚(畢竟不能遠離史實)也沒有把歷史故事說完。
但若從影片接近尾聲時,布朗先生說的一句話,用另一個角度來看:古寶就是人與人之間互動以及時間的連續性、永恆性,這樣的既朦朧又藕斷絲連的人間情緒與情感就顯得真實以及有趣。就如同夫人表親在當兵前跟佩姬說的一段話:「你覺得千年後,我們還剩下什麼?」佩姬回:「我的金幣、你手錶的器械…」雖然人的實體已經不復存在,然而我們生活的痕跡以及所生產、製造的一切卻會被保留下來,而這也就給了後世去重新定義這個時代的人們以及人們可能有的生活、習慣以及感情。
個人認為《古寶 The Dig》一戲不是一個情緒起伏極大的作品,但是在劇中偶發的事件和故事卻會讓人深有同感並陷入其中的情緒。並從故事中,重新審視自己生命的意義和時間的流逝。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